科学上网再进一步

  • 861 字
  1. 1. 局域网连接
  2. 2. 系统代理和虚拟网卡
  3. 3. 配置文件组成

继朋友写过梯子使用指南梯子使用指南2.0后,我对代理工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,此篇做一个阶段性总结。

代理工具以 clash-verge-rev 为例。

局域网连接

常见使用场景是电脑上还没有代理工具,而获得代理工具通常也需要开启代理才更方便,于是形成一个闭环。
如果此时手机里有代理,可以开启手机的代理和相关局域网连接的许可。然后开启手机热点,电脑连接该热点。

在电脑的系统设置中,配置代理相关项为手动设置,然后连接手机代理的端口,通常默认是192.168.43.1:7890,不同协议对应端口有变化。
在终端中配置相关环境变量:

1
2
3
export http_proxy="http://192.168.43.1:7890"
export https_proxy="http://192.168.43.1:7890"
export all_proxy="socks5://192.168.43.1:7891"

这样局域网连接就成功了。

系统代理和虚拟网卡

只开启系统代理适用于浏览器和各类app使用。只开启虚拟网卡会比前者的适用范围中增加终端的支持。
对于 clash-verge-rev ,我在刚开始使用时,需要同时开启两者才可以正常使用,这属于bug。
在同时开启两者的情况,正常来说,虚拟网卡更底层,系统代理几乎没用。但是,有一些软件可以自己配置系统代理,此时,它会走系统代理,而不走虚拟网卡,比如telegram。
浏览器也会,但是这个情况会随着代理工具和浏览器的不同而发生变化。

配置文件组成

一份yaml配置文件通常由3者共同管理。在订阅链接后,根据订阅链接从机场主那会获得一份配置,每次更新订阅会更新 proxiesproxy-groups,其他配置不会变动。但第一次获取配置时,视机场主提供了多少配置,都会一并获取,比如 dns 相关的配置。
通过在图形化界面自己的配置,通常会更改配置文件中最前面的相关项,完整可选配置项见
剩下的一些必须项由内核提供。